SERVICE PHONE

400-023-4588
  • 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
行业资讯

竞博体育“三个名字”改了几次?“数”说新闻有讲究

发布时间:2023-05-18 点击量:931

  竞博体育记者和编辑在采编稿件时,经常会机械地进行数字运算,“顺手”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。

  在新闻报道当中,适当、精确地运用数字,可以更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,更直观地反映新闻内容,更深刻地表达新闻主题,能对新闻稿件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

  然而,事物通常都具有两面性,新闻稿件中的数字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:少而精,锦上添花;错用或使用不当,则严重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。本文以《丽水日报》的稿件为例,探讨“数”说新闻时,要尽量避免的一些问题。

  新闻采编当中几乎很少用到深奥的数学知识,大多时候只是一些数据的加、减、乘、除。也正因为没有难度,使得记者和编辑在采编稿件时,经常会机械地进行运算,“顺手”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。

  2019年,一篇题为《三次改名的红坞村》的优秀通讯,在年度浙江新闻奖的评选中,因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差错由二等奖降为三等奖:

  解放前,红坞村因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住破茅屋而叫“鸡坞村”;解放后,村民盼望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,于是改名为“油坞村”;改革开放后,早已解决温饱的村民对红红火火的小康生活充满期盼,于是又将村庄改为沿用至今的“红坞村”。

  文中可见,红坞村有三个名字竞博体育,但只改了两次名。记者在写稿时,误把“三个名字”等同于“三次改名”。首关失守,后面编、审竞博体育、校关关失守。在对待这个数字时,他们的思维误入了同样的陷阱。

  8日,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,国庆期间,市区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802万元,较2020年同期增长5.1%,较2021年同期增长1.2%。

  这是2022年10月的一篇消息稿当中的一段文字,仔细鉴读,并没有发现数字方面的差错。事实上,这段文字的作用是说明记者提交编辑的稿件,标题出了问题。这篇稿件的原标题是这样的——

  记者在写稿时,是如何得出“连续三年实现同期增长”的结论的呢?其错误与《三次改名的红坞村》一文雷同——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总共3年。编辑在编稿时,直接删除了引题。

  再来看一个例子,2020年5月开始,一则关于猫头鹰几十年飞入农家育雏的新闻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——

  在松阳乡下,有一栋远离村民聚居地的老房子。房主39岁的儿子袁林伟,10岁时第一次迎来猫头鹰到家中阁楼育雏。此后每年2月,猫头鹰都会如期而至,5月底带着雏鹰重返大自然。

  从这段新闻事实中,首发的松阳县媒体把猫头鹰飞入农家育雏的时间确定为29年。其计算方法是:袁林伟今年39岁,猫头鹰第一次飞入他家时,他10岁,39减去10等于29。事实上猫头鹰的报道,不能简单地用“39减去10”来计算。这里要考虑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,即猫头鹰每年2月来5月走。2020年媒体报道时,已经是5月份了。实际上袁林伟10岁时猫头鹰第1次来,11岁就是第2次。以此类推,他19岁猫头鹰就已经是第10次来,39岁就是第30次来。因此,记者在写稿时纠正了这个细节错误,明确了“猫头鹰飞入农家育雏”的时间是30年。

 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,要求我们在采写稿件时,不断章取义剪裁素材、不曲解采访对象的原意。但这并不是要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原话,不加思索地机械记录和再现。因为各种原因,有时采访对象的表述,并非新闻事实。

  2021年3月,一篇题为《百年鱼跃助推乡村振兴大业》的口述实录文章原稿写道:

  记得2014年8月20日,丽水暴发了百年一遇的洪灾,受灾的粮食经营户找上门来,请求鱼跃帮助购买被洪水浸泡过的大米,说这些大米用来酿造酒、醋没问题,价格可以便宜一些。

  在编辑过程中,“百年一遇”的说法使人产生了疑虑。于是找出当年媒体对“8·20”洪灾的报道,核实为“50年一遇”。此文原稿的数字差错,主因是记者以“第一人称”写作,“忠实”记录了口述人夸大的原话,放弃了对形容洪灾严重程度的“几年一遇”这一概念的警惕性。

  在采访时,还会碰到不够严谨的采访对象,对一些数据“脱口而出”。2021年6月,通讯稿《“洋留守”儿童:无论走到哪里,我们都是中国人》中,有这样一段原话:

  在方山乡学校里……陈旭真在努力学习之余,还积极锻炼身体,跳绳、跑步、举小杠铃……努力提升身体素质,“现在,我一分钟跳绳能跳300多个。”她自豪地对记者说。

  14岁的女生陈旭线多个?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。一分钟跳绳是许多地方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,能跳200多个的考生已经很不容易了。事实上,目前一分钟跳绳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也只有332个。经核实,稿件中的数字300,应为200。

  在深圳,查小钢前后总共献血25次,献血量达2.04万毫升,获得2001年至2003年度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。”

  这是2022年7月《“献血达人”的“一腔热血”》文中的一段原稿,编辑对数字进行推算后发现,查小钢每次的献血量是816毫升。这里存在两个问题,一是每次献血一般不超过400毫升,二是怎么还多出了16毫升的零头。与采访对象核实后,解决了第一个问题,即2010年前献一次血小板算800毫升全血,但是16毫升的零头无法解释竞博体育。由于时间过去太久,采访对象后来让记者把2.04万毫升修正为2万毫升。但是,编辑又提出了疑问,数据修正后说明查小钢献了25次血小板,他第一次献血就知道献血小板?编辑一再追问,终于提醒了采访对象。上述原稿中出错的不是“2.04万”,而是“25次”——查小钢总共献了26次血,第一次献400毫升全血,得知献血小板间隔期短(普通全血献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,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不少于两周),而且每次按800毫升全血计算后,他于是连续献了25次血小板。

  数字在新闻稿件中能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但这并不代表使用的数字越多越好。数字在精不在多,使用一些没有效用或者意义不大的数字,甚至滥用数字,反而让稿件读来繁复、枯燥无味。

  《杨国平:12年扶贫路竞博体育,喜看增收景》是2020年12月见报的一篇人物通讯。为了突出扶贫干部杨国平的扶贫成效,记者在原稿中采用了大量的数字:

  12年来,在杨国平和所有人的努力下,莲都区摘除欠发达县帽子,全面消除“4600现象”。全区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,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3年全市第一。

  近年来竞博体育,莲都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个个好成绩:2015年与全省同步摘除欠发达县帽子,全面消除“4600现象”;2018年26县发展实绩考核全省第五名;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1年来增长3.57倍,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,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3年全市第一。

  12年来,杨国平共牵头实施异地搬迁10012户23912人,其中整村搬迁209个自然村5454户12420人;投资29亿多元,新建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、大港头镇金港小区、老竹镇学埔小区、丽新乡畎岸月山小区等26个安置小区(点),极大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
  显然,这三段文字所表述的扶贫成效非常亮眼。可文章主人公杨国平,只是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负责人,这些成绩是整个莲都区取得的,而非他个人。这些数字用在这篇人物通讯上证明力不强,且读来繁琐。

  准确、重要的关键数字,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作用,可能远远胜过大段文字。“用数字说话”,很多时候可以让新闻的重要信息一目了然。然而,记者在写稿时,如果交代不清、表述含糊,文章中的数字反而让人有一种“摸不着头脑”的困惑。

  邱潘秋的盆景园仅浇水就需要花4个小时时间,夏天要浇两次水,一天就需要8个小时。他为此皮肤晒黑了很多,后来请了工人来帮忙。

  初看,我们得到的信息是“盆景园浇水只要4个小时”。可是后面又进一步交代“夏天要浇两次水,一天就需要8个小时”。综合起来看,才知道浇一次水需要4个小时。其实,这段文字中的数字本身没有差错,问题出在语言的组织上。换一种表述方式,这段文字就一目了然了:

  邱潘秋的盆景园,浇一次水就需要4个小时。夏天每天要浇两次,一天就需8个小时。他为此皮肤晒黑了很多,后来请了工人来帮忙。

  同样因为语言组织不当,导致“数字困惑”的还有2023年2月份的《云和紧水滩镇:集体经济创收益 村民分红得实惠》这篇文章:

  新春佳节期间,在“十里云河”环湖游线上,一艘崭新的游船在湖面上来回行驶……云和县农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江介绍,这艘游船名为“仙宫99”,可容纳游客16人,由紧水滩镇大源村、渡蛟源村和赤石乡杭汀村、双源村4个村共同出资合作购买,每个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各出资50万元,共购买了两艘游船。

  这段原稿中的“一艘”“这艘”,都告诉我们:这里讲的是一艘游船。然而,紧随其后,又突然冒出了“每个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各出资50万元,共购买了两艘游船”这一句子。那么,这段文字到底说的是一艘游船,还是两艘游船?其实,这段文字到“可容纳游客16人”这里就应该句号了。后面的文字可这样修改:

  目前,这样的游船总共有两艘,由紧水滩镇大源村、渡蛟源村和赤石乡杭汀村、双源村4个村各出资50万元合作购买。